6月12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当日中午,一学生在图书馆自习时,咖啡杯被投放异物。当日下午,涉事学生已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 13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通报称,投放异物者为该校学生尹某某(男,21岁),其向女生咖啡中投放的系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 目前,分局已将相关物证送市局专业技术部门检验,相关调查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 据澎湃新闻消息,在电商平台公开销售的多款牛磺酸泡腾片,注明“压片糖果”“固态运动饮料”“保健食品”等。亦有少数名称为“情人迷”“情人媚”的商品,同时标注为牛磺酸泡腾片进行公开销售。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药师介绍,牛磺酸泡腾片包含牛磺酸、咖啡因、烟酰胺、肌醇、维生素b1b2等,有缓解疲劳、镇痛、解热等作用。 12日晚间,记者曾在多家电商平台上搜索“牛磺酸”“牛磺酸泡腾片”等,当时均能搜索到相关商品。 但是,这类商品名称或是商品描述中,大多含有“女性专用”“速效”“保健品”等词汇,商品图中也多见女性图片,部分商家还使用了较为露骨的文字与图片进行了低俗的宣传。 △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输入某氨基酸关键词后,平台显示的相关商品。 在某电商平台上,其中一款商品的包装外盒显示其配料依次为葡萄酸、碳酸氢钠、柠檬酸、牛磺酸与烟酸,类型为其他固态饮料。 △ 一电商平台售卖的某氨基酸类泡腾片。 什么是固体饮料?《固体饮料》国家标准发布于2013年7月,是指用食品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固态制品。 而上述企业许可生产的果蔬固体饮料,标准中又明确,必须含有果汁(浆)或蔬菜汁(浆)。 另据中新财经消息,13日晚间,记者浏览电商平台发现,目前多数以低俗色情内容为封面宣传的牛磺酸泡腾片已在多家电商平台被下架。 多家商家表示,该泡腾片是运动饮料,主要成分是维生素,并没有其它作用。不过,也有商家在记者咨询时称牛磺酸泡腾片为“女用植物饮料”,并以低俗内容为噱头向记者推销,然后将该消息撤回。 ▲记者与商家聊天截图 据东方网报道,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丽天表示,如果放置危害他人身体及生命健康的药物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已涉嫌犯罪。 此外,陈丽天建议无论男性女性,在公共场所不要饮用来历不明的饮料。对于自己携带的食物,最好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不给他人可乘之机,“不过这种也是防不胜防,在学校的图书馆大家都是同学,较容易放松警惕。” 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毒品犯罪辩护与研究部副主任李贺超表示,此事要根据投放的物质属性以及行为人积极追求的后果来定罪。 此外,如果涉事男生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强奸,而是想让女生当众出丑,以此达到损害当事女生名誉的目的,那该男生就涉及到强制猥亵、侮辱罪。 13日晚,有媒体发表评论: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无论往陌生人的杯中投放什么,哪怕是VC泡腾片都是不被容许的。“防不胜防”才真正让人不寒而栗,这种举动的潜在危害性不可被“开玩笑”“恶作剧”等借口消解。 人们常被教导不要让饮料离开视线,已开罐的酒水饮料不要随便喝,但号召大家时刻保持警戒心、警惕杯中异物,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转嫁责任”。“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把所有人视为潜在受害者,不如以严惩重罚,给潜在作恶者敲响警钟。
牛磺酸泡腾片是什么?
“露骨”的牛磺酸
多款牛磺酸泡腾片已下架
投放者或有何处罚?